编者按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罗浮山下”庆典活动在泰康“山夏1368”项目隆重启幕,以“庆丰收、展新貌、品文化”为旨,既彰显了罗浮山的自然与人文魅力,也呈现了泰康助力乡村振兴又一力作——山下村的乡村新颜。以下为《中国乡村振兴》报道全文。
罗浮山下庆丰收,山夏项目启新程。9月17日,秋阳洒遍罗浮山麓,拥有600年历史的广东省博罗县山下村热闹非凡——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罗浮山下”庆典活动在泰康“山夏1368”项目隆重启幕。
醒狮腾跃间,明清青砖瓦房与现代康养设施相映成趣,市集里的馄饨汤冒着热气,非遗茶果子工坊前游客排起长队,身着明韵衣冠的市民穿梭古巷……这场由广东惠州长宁镇政府、泰康之家罗浮山经营公司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山夏1368项目组联合承办的盛会,不仅是对农耕硕果的礼赞,更是泰康“政企村协同”乡村振兴模式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博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健锋表示:中国农民丰收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也凝聚着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怀。今天,我们不仅共庆丰收,也共同揭开由泰康保险集团打造的罗浮山“山夏1368酒店”的神秘面纱——以六百多年的山下古村为底蕴,重新展现明代风貌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舒适的特色酒店,是泰康积极参与我县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庆典现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的活动主题不仅醒目呈现于展板、横幅等视觉载体,更融入每一处布置细节。互动区里,村民与游客围坐玩投壶、套圈,套中印有稻穗图案的文创礼品时,欢呼声此起彼伏;非遗区中,老手艺人指尖翻飞编织竹器,经纬间尽显匠心;一旁的茶果子工坊内,游客跟着师傅揉面、塑形,将罗浮山茶香融入软糯点心,体验传统美食制作的乐趣。
作为庆典的核心载体,山夏1368项目的蜕变故事格外动人。山下古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2012年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却曾因422间青砖瓦房长期闲置而陷入沉寂。“我们没搞‘大拆大建’,而是以‘修旧如旧’原则活化古宅。”泰康之家罗浮山经营公司总经理王超介绍,泰康耗时一年修缮86间古宅,植入酒店客房、非遗工坊、茶香雅集等多元业态——既保留古村“龟形布局”的岭南韵味,又赋予其现代舒适体验。“现在游客入住的客房,梁木仍是明代原构,却配有适老化曲线枕头和小泰智慧音箱,让老建筑也能满足当代康养需求。”
王超表示,泰康自落户博罗以来,始终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级中医药康养目的地”的环罗浮山引领区定位,依托自有康养市场与运营经验,充分整合罗浮山生态、文化与产业资源,参与打造U型产业带;在政府引导下共谋“冬养罗浮”康养品牌,进一步强化区域康养旅居吸引力。而从徐田村到山下村,从兰门田园康养生态旅游区到山夏酒店1368与山夏农场,泰康更是一步步将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村民收益紧密结合,探索出“政府引导+集体为主+企业运营”的整村经营模式,实现与村集体、村民的共创、共享、共富。
谈及与泰康的合作成果,出席庆典的徐田村党支部书记徐广权难掩喜悦,语气中满是成就感:“自2023年6月兰门民宿运营以来,我们村年度游客量达35万人次,直接为村民提供近40个就业岗位;更带动周边村民开办农家乐、民宿,销售农特产品,间接新增近100个岗位,年整体收入达800万。” 他进一步补充,过去三年徐田村集体收入连年增长,2024年突破121万元,2025年预计超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文旅产业带动相关业态增收超10%。
山夏农场的837亩田野,更将“农业+文旅”的融合玩出了新花样。作为博罗县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农场以 “福田菜心”为核心IP,打造亲子采摘区、中医药研学田,并建成可容纳200人用餐的“浪漫之丘”场地。“以前菜心种出来只能拉到集市低价卖,现在游客自己下地采摘,我们还开发出菜心酱、菜心宴等衍生产品,菜心的‘身价’翻了好几倍。”如今已是泰康员工的曹云华,承包着农场部分菜地,谈及收入变化时笑容满面。
泰康之家罗浮山经营公司首席疗愈师吕娜
泰康之家罗浮山经营公司种植专家曹云华
泰康之家罗浮山经营公司首席疗愈师吕娜介绍,泰康依托罗浮山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还为山夏项目量身打造“冬养罗浮”IP。依据《遵生八笺》《修龄要旨》等明代养生典籍,已研发出农耕研学、药膳食疗、茶香雅集等16项沉浸式体验产品;同时,项目还输出适老化标准与智慧健康系统,帮助周边村落培育康养人才,未来环罗浮山片区都能共享“冬养罗浮”的品牌红利。
项目带来的改变,最终都落在了村民的生活里。在山夏1368酒店大门外,记者遇见正引导游客停车的本村村民叶子龙,他脸上满是干劲,“以前在广州电子厂打工,一年就春节回一次家,房租、路费扣下来根本攒不下钱。现在酒店招安保,我立马报了名,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晚上还能帮家里做些农活,比在外头漂泊踏实多了!”截至目前,山夏项目已带动周边近30名村民就业,像叶子龙这样“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占比超六成。
夕阳西下,乡村音乐会在山夏酒店前拉开帷幕,村民与游客齐声唱起《丰收歌》,歌声里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前丰收只盼庄稼好,现在不仅地里有收成,家里的老房子、闲置地都能挣钱!”2017年返乡担任山下村村党支部书记的徐志成,一句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从沉睡古村到康养胜地,从单一农业到 “农康文旅” 深度融合,泰康山夏项目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答卷——这里的丰收,不仅在田野间的稻浪里,更在村民的笑脸上、在“家门口就业”的踏实里,在乡村振兴的崭新征程里。
本文转载自【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泰康深耕乡村振兴 绘就“农康文旅”融合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