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区:
40060-95522
免费参观
预约个人信息
获取验证码
北京-燕园
  • 大连市-大连养老社区
  • 北京-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养老服务中心
  • 北京-北清府
  • 石家庄-冀园
  • 泉州-鲤园
  • 南通-通园
  • 北京-和平府
  • 哈尔滨-龙园
  • 无锡-锡园
  • 西安-秦园
  • 贵阳-黔园
  • 长春-吉园
  • 佛山-禅园
  • 上海-静安府
  • 成都-锦官府
  • 深圳-鹏园
  • 南宁-桂园
  • 广州-粤园
  • 沈阳-沈园
  • 昆明-滇园
  • 重庆-渝园
  • 成都-蜀园
  • 杭州-浙园
  • 济南-儒园
  • 温州-瓯园
  • 福州-福园
  • 青岛-琴园
  • 南京-苏园
  • 合肥-徽园
  • 宁波-甬园
  • 厦门-鹭园
  • 南昌-赣园
  • 杭州-大清谷
  • 三亚-三亚海棠湾度假村(酒店)
  • 苏州-吴园
  • 上海-锦绣府
  • 上海-申园
  • 郑州-豫园
  • 长沙-湘园
  • 武汉-楚园
  • 呼和浩特-蒙园
  • 天津-津园
  • 北京-燕园
本人同意泰康养老社区联系本人进行养老产品相关介绍,同意 【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88岁核弹功臣被俩儿子“送进”泰康之家后,说出了3个没想到......

创建时间:2025-08-07

1.jpg


烟雨江南里,享老新生活

1964年,中国首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裹挟着烈焰与尘埃的蘑菇云轰然绽放

那声巨响成为国人的共同记忆

而这声震撼全世界的轰鸣迸发出的背后

除了潜藏着两弹元勋的智慧

更有一群无名之辈的血性与奉献

88岁的泰康之家·吴园居民陆庆权叔叔

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

27岁的他接到来自组织的紧急任务

收集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放射性落下灰

并研究放射性落下灰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而后他更是两次前往罗布泊执行任务

深入原子弹爆炸后的核心区域进行取样……

为国奉献大半生,退休后的陆叔叔

被两个儿子“送进”泰康之家·吴园后

迎来了幸福的享老新生活

今天,让我们一起从陆叔叔的故事中

探索泰康之家能够成为“共和国建设者”们

共同选择的背后原因


2.jpg

泰康之家·吴园居民陆庆权叔叔


陆庆权叔叔,1961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工作单位,负责核试验相关的防化研究。1965年、1966年连续带领队伍前往罗布泊执行秘密任务,凭借突出表现荣立个人三等功。转业后,先后就职于太仓布厂和太仓化工建材厂,运用新型复合矿化剂煅烧水泥熟料,生产出可用于桥梁建设的500号、600号早强型水泥,成为江苏省小水泥企业的佼佼者。获评“2020感动中国·江苏十大年度人物”“中国好人”“江苏好人”“苏州时代新人”“苏州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泰康居民金句:

“我的两个儿子考察了很多家养老机构,基本太仓的全部都走遍了,都不合适。后来他俩到吴园参观,回去和媳妇商量后,都觉得这就是他们心目当中最好的养老机构。说我操劳奉献了一辈子,老了之后就该住到这么好的机构里养老。”

“泰康之家有句话叫做欢迎回家,我来到这里,真的就感觉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人总归要老的,老了之后怎么办,有很多种养老的方式可以选择。但泰康之家这种社区养老的模式,我真是第一次见,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养老生活方式。所以我说,吴园就是我的最后归宿了。”

“花钱的地方变少了,娱乐方式变多了,琐事小事再也不用操心了。”

——陆庆权叔叔 泰康之家·吴园居民


01.

为国家建设赴汤蹈火

退休后,被俩儿子“送进”

“心目中最好的养老机构”——泰康之家


1964年,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前夕,年仅27岁的陆庆权叔叔接受了来自上级的秘密任务——收集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落下灰,研究核污染的治理方法。在后来的工作安排中,他先是和队员驻扎在北京,监测首颗原子弹爆炸后对首都产生的影响,后又在1965年第二颗原子弹爆炸、1966年第三颗原子弹爆炸后带领队伍乘坐了几天几夜的绿皮火车和汽车,前往位于罗布泊戈壁滩的某处核研究临时基地,并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消散后的第一时间深入爆心,进行放射性落下灰物质取样,以便后续的核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顺利进行。


3.jpg

4.png

年轻时的陆叔叔


除了来回奔波的辛苦和自然环境的恶劣,取样工作还有一项最危险的就是辐射。穿好防护服,戴好防化面罩,胸前佩戴好放射笔……一切准备好后,他和队友便头也不回的进入原子弹刚刚爆炸后辐射强度最大、最危险的爆心开展取样。最长的一次,他们在危险区域整整待了24个小时。

放射性落下灰:指核爆炸(尤其是地面或低空爆炸)产生的大量放射性物质,在爆炸后随气流上升、扩散,最终像“灰尘”一样沉降回地球表面的现象。核弹中未发生裂变的核燃料、爆炸产生的数百种放射性裂变碎片、活化产物以及武器残骸等物质是落下灰的主要来源,能够通过内、外照射两种方式影响人体健康,造成DNA损伤,增加患癌(尤其是甲状腺癌、白血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是核爆炸最危险、影响范围最广的长期后果之一,其危害远超爆炸瞬间。

“核辐射超过一定量,我们胸前的放射笔就会一直响,提示我们远离。但是采集取样这项工作就算危险也必须要开展,后来我们干脆就不挂放射笔了,听不见就不会害怕。”作为长时间与核试验打交道的研究人员,陆叔叔和队员们深知核辐射的危害:“每次参与行动后,白细胞计数都会减少至常人的三分之一。”但如他自己所言——“服从组织的安排,为国家建设赴汤蹈火也义不容辞,没有二话可讲。国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国家培养了我,我就应该报答,做出贡献。”不仅如此,他还始终教育后代要感恩国家的培育,要为国家多作贡献。

取样结束后,陆叔叔和队员们还需要在基地夜以继日地开展实验工作。为减少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取回的样品需放在5公分厚的铅罐里进行防护,而且样品原本是固体,需用酸碱等化学物质溶解成液体后,才能进行后续实验,其中的危险性更是不言而喻。

因为工作性质,陆叔叔常年驻扎在外,唯有一年一度的探亲假才能与家人团聚,而他的工作内容对家人更是严格保密。直到某次社区工作人员在登记退伍老兵信息时,发现了他的三等功奖状,这段往事才被人知晓。


5.jpg

陆叔叔与爱人的合影


退休后,陆叔叔和妻子互相陪伴着彼此度过了一段时光,后来妻子因病住院,他便陪着爱人在医院度过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这段经历,也对陆叔叔后来的养老观念产生了影响。

“刚退休的时候身体各项条件还很好,所以对于找养老机构养老没有任何想法。当时就想着还是住在家里养老,万一以后身体条件跟不上了,就搬到医院里面走完最后一程。”但在医院照顾妻子时来回奔波的辛苦,让他和两位儿子都看到了彼此的不易。“每天从家里做好饭送到医院,再从医院回到家里打理家务,日子过得挺麻烦的,家里孩子也心疼。”


6.jpg

陆叔叔获2020感动中国·江苏十大年度人物(上)

7.jpg

获2021年度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


爱人去世后,为了自在一些,也为了不给儿子们添麻烦,陆叔叔选择了独居。由于是退役军人,社区对他的照料也非常周到,会有工作人员定期上门为他收拾家务,吃饭问题也能在社区的小食堂解决,日子虽然平淡也算有保障。

但考虑到未来父亲养老生活的幸福和安全,两位儿子未曾停止寻找合适养老机构的步伐,直到遇见泰康之家·吴园。“我的两个儿子考察了很多家养老机构,基本太仓的全部都走遍了,都不合适。后来他俩到吴园参观,回去和媳妇商量后,都觉得这就是他们心目当中最好的养老机构。说我操劳奉献了一辈子,老了之后就该住到这么好的机构里养老。”


02.

从“坚定在家养老”到

泰康之家就是“最后归宿”

他找到了“理想中的养老生活方式”


独居在家养老时,陆叔叔便是个闲不住的人。喜欢逛超市、逛湿地公园、下馆子……为此,他还专门买了辆电瓶车方便他四处转悠。

“自由、舒适、方便”,陆叔叔用这几个词概括他在家中的养老生活,而与之相对应的,他眼中的养老机构是“无序的、封闭的、拥挤的”。而来自于新闻媒体或者网友们对养老机构的负面表述,更加重了陆叔叔的排斥:“最开始觉得养老机构都是半封闭的,糟糕的不得了。”

但是这个“坚定的立场、明确的态度”,在入住泰康之家·吴园之后,便被彻底打碎了。

由于颈椎受伤的原因,独居在家的陆叔叔难以照料自己的生活,甚至因为头抬不起来的原因无法打开热水器的开关,洗个热水澡都成了问题。因此,陆叔叔的两个儿子在全方位考察了吴园的环境过后,加快了把父亲“送进”养老社区的速度。


8.jpg

陆叔叔参加新居民见面会,和社区服务总监合影


今年年初,陆叔叔正式入住吴园二期3号楼,开启了他的机构养老生活。而经过这段期间的真实体验,他对于机构养老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

“泰康之家有句话叫做欢迎回家,我来到这里,真的就感觉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居民和居民之间亲切热闹,管家还有其他的服务伙伴真诚周到,生活上的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人总归要老的,老了之后怎么办,有很多种养老的方式可以选择。但泰康之家这种社区养老的模式,我真是第一次见,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养老生活方式。所以我说,吴园就是我的最后归宿了。”


03.

医食住行全方位保障

对泰康之家赞不绝口

他说:“真的能给人家的感觉”


陆叔叔对吴园的入住体验赞不绝口,尤其是在三个方面,令陆叔叔更是连连感叹“没想到”。

1.“这里的饮食我最满意”

问起入住期间对社区提供的哪项服务最满意,陆叔叔斩钉截铁地回复:“餐饮,这里的饮食我最满意。菜量少但种类多,很符合我的用餐喜好。特别是这里还有苏面馆等苏州特色的面点小吃供应,格外方便。”


10.jpg

9.jpg

吴园自选餐厅的小碗菜


从前在家中,陆叔叔先是自己做饭,后来他的饮食由所在的社区承包。一顿饭6菜1汤也称得上丰富,但稍显粗犷的处理方式并不符合陆叔叔作为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为此他经常在儿子休息时,组织家人一块下馆子“改善”伙食。但住到吴园后,没想到饮食反而成为“最合他胃口”的服务。

2.“跟住在公园里一样”

和餐饮相比,吴园的环境则成为了陆叔叔喜欢的第二个原因。


11.jpg

陆叔叔在泰康之家·吴园清韵荷塘


“我之前就喜欢逛公园,这里旁边就是阳澄湖,社区的北门一出去就能在湖边散步。从前可真没听说过国内还有这样的养老机构,没想到住在里面就跟住在公园里一样。”

现如今,社区东会所外的清韵荷塘成为了陆叔叔最爱的角落,每逢礼拜天他都要在那边静坐赏景,晒晒太阳。陆叔叔说:“环境好、空气好,人的心情也就舒畅了。”

3.“真的能给人家的感觉”

“吴园还有个优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走在路上都会礼貌的互相打招呼。这种彼此间关照的社区氛围,真的能给人家的感觉。”


12.jpg

吴园社区总经理上门拜访陆叔叔

13.jpg

陆叔叔和青春养老人合影


从管家的事事回应,到邻居间的时时关心,从康复医院的安心守护,到丰富的文娱活动……吴园的社区氛围与陆叔叔从前在家中的无聊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今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锻炼,然后去参加画画、体操锻炼、医疗讲座、观影等活动,一天忙碌下来,“没想到”充实又开心。


14.jpg

陆叔叔参加社区的运动公开课


引用陆叔叔的一句话:“花钱的地方变少了,娱乐方式变多了,琐事小事再也不用操心了。”

从最开始的坚定在家养老,到被两位儿子“送进”泰康之家,再到入住体验后的养老观念转变。如今的陆叔叔,已经成为了泰康之家·吴园的“铁粉”,一句“吴园就是我的最后归宿”道尽他对泰康之家的认可,也有力地印证了两个儿子当初的判断 ——“父亲住到这里就是最好的选择。”

“金杯银杯不如居民的口碑”,时间就是最好的答案。在泰康之家,陆叔叔的经历不是个例,有很多与之养老观念相同的长辈,在入住体验后发生彻底转变。而这也是泰康之家服务团队所坚持的运营理念,为长辈提供最高品质的养老服务,用真诚与专业打动每位居民,不辜负来自家属和长辈的信任与托付!

为您安排参观浏览
40060-95522 在线客服 VR看社区
授权同意
本人授权泰康之家(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司”) ,基于提供更优质服务和产品的目的,将本人提供给贵司的个人信息、本人享受贵司服务产生的信息(包含本条款出具/签署之前提供和产生的信息)以及贵司根据本条款约定查询、收集的信息,向泰康集团或合作机构披露,同意贵司将其用于存储、查询、开展市场调查、信息数据分析及为本人提供服务等合法途径。
本人承诺向贵司提供的个人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授权贵司或泰康集团向合作机构对本人的个人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验,并承担因个人提供信息不真实、不准确造成的一切责任。
同意
关闭
免费参观预约
填写预约人信息
名:
话:
验证码:
区:
北京-燕园
  • 北京-燕园
  • 北京-和平府
  • 北京-北清府
  • 北京-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养老服务中心
  • 天津-津园
  • 呼和浩特-蒙园
  • 武汉-楚园
  • 长沙-湘园
  • 郑州-豫园
  • 上海-申园
  • 上海-锦绣府
  • 上海-静安府
  • 苏州-吴园
  • 杭州-大清谷
  • 杭州-浙园
  • 宁波-甬园
  • 南昌-赣园
  • 厦门-鹭园
  • 合肥-徽园
  • 南京-苏园
取消
本人同意泰康之家【个人信息使用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