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时间:2025-02-28
写在前面:
当生命走到尽头,是悲愤绝望还是尊严谢幕?在这个暖冬,一位77岁罹患癌症晚期的弹簧专家,用生命最后40天,为女儿完成了一次生命意义的启蒙。当个案管理师们化身"弹簧学徒",当病房飘起秘制红烧肉的香气,当沙哑歌声中扬起顽强的手势,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交响,更有关于被爱与被需要的生命答案。
1
“在父亲的生命末期,
我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
2024年12月的北京寒风刺骨,77岁的武汉弹簧退休技师张工因罹患癌症晚期反复发烧,打针吃药都只能暂时缓解。而他的女儿张漫正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抉择——因无力提供临终医疗与照护,父亲所在的养老机构要求张漫带父亲办理离院。“我当时很生气,但很快又冷静下来,跟他们理论争执解决不了我爸爸的问题。”张漫迅速调整心态和视线,当天就开始全力寻找能为临终患者提供医疗照护服务的养老和医疗机构。通过网络、通过朋友、通过肿瘤科医生……多方沟通,全面进行信息的收集、对比和筛选。第二天一早,张漫最终选定了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安宁疗护病房。
张工转入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安宁疗护病房
对于这个选择,张漫感到无比庆幸。“我的父亲是数一数二的弹簧专家,虽然我没有继承他在弹簧测试上的精巧技艺,但是我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弹簧的品格,能张能弛,能扛大事。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测试中,我顶住了压力,做出了最正确的决策。12月5日下午4点,我和我的父亲带着对生命最后旅程的期待,住进了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直到2025年1月14日,父亲带着安详与尊严安然离开,这40天里发生的故事,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
2
“在这里,我们都是您的家人!”
“在这里,我们都听您的!我们都是您的家人!”这是张工转入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宋安主任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但在当时,刚经历过波折的张工和女儿满心怀疑——真的可以做到吗?
不同于一般的医院科室配置,泰康之家安宁疗护团队由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师、疗愈师和泰康溢彩志愿者等多学科专业成员组成,为患者提供症状控制、舒适照护、人文关怀、哀伤疗愈的全方位照护与陪伴。最初,张漫对这个团队配置并不理解,尤其是在志愿者团队基础上成立仅一个多月的个案管理师——这是一群特别的安宁疗护志愿者,他们对患者个案投入更多,全程协助除诊疗外的沟通、协调、陪伴、人文关怀及各类事务处理。
直到张漫看到个案管理师们趴在父亲的床边,为他按摩水肿的双手;志愿者们用温热的棉签轻拭他干裂的嘴唇;护理人员凌晨帮他拍痰、物理降温。一件件看似微小但细致周到的护理和服务,让张漫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泰康之家安宁疗护团队医护与心理师陪伴张工
3
“在生命的终点,他是如此的富有!”
特蕾莎修女曾说:"世界上最大的贫穷,是不被需要与没有爱"。处于生命末期的人们,更渴望被爱、被需要。
最初,深受癌症病痛折磨的张工看起来十分憔悴,也不太愿意搭理人。通过医疗技术缓和病痛并照料身体舒适后,为了更好地拉近距离,个案管理师们决定从他的职业入手。“张工,听说您以前在武汉弹簧厂工作?”个案管理师李冰用一句简单的问话,调动了张工的思绪,原本盯着天花板发呆的老人瞬间精神起来——“工”字的尊称叩响他的心门,唤醒了他作为弹簧厂技术老兵的骄傲。从此,团队都称呼他为“张工”。
个案管理师陪伴张工
自从打开了话匣子,安宁疗护病房秒变弹簧车间的课堂,张工用沙哑的嗓音讲解弹簧的热处理工艺,医护人员和个案管理师们如学生般认真地聆听,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家还会一起探讨,病房里不时地传出欢声笑语......李冰也感慨道:“我也没想到,在病房还能学到这么多新知识,而且张工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弹簧知识,更有他的人生智慧。”
除了教授弹簧知识,张工还是生活中的美食导师。一次聊天,张工谈起了他引以为傲、备受家人喜欢的拿手菜——红烧肉,还公布了自己的独门秘方。有心的李冰听后,回家竟真按照“张氏秘方”熬制出了一碗色泽靓丽、香味扑鼻的红烧肉。掀开保温盒,看到红烧肉的那一刻,张工乐了:“三分肥七分瘦,糖色炒到了琥珀色……不错!”他给了李冰大大的肯定。虽然因病不能吃,但他坚持让李冰把肉香扇进他的鼻腔,仿佛在那一刻,他回到了为家人烧菜的美好时光。
个案管理师李冰用“张氏秘方”制作红烧肉
“在陪伴张工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他非常喜欢音乐。”个案管理师团队负责人李子珍说道。于是,团队把“合唱疗愈”变成了每日仪式。从《萱草花》到《恋曲1990》,病床边不断响起熟悉的老歌。其中,那首脍炙人口的《亲爱的旅人》成为了张工“点播”率最高的歌,团队合唱时,他也会用颤抖的手指在床单上打着节拍,跟着轻轻哼唱。
冬至那天,五名个案管理师在病床前合唱《亲爱的旅人》时,张工突然抬起手臂,在空中比出了爱心手势——这是他上周刚学会的“新语言”。“他教我们弹簧的韧性,我们教他比心的温柔。”李子珍微笑着回忆,在张工离开前的倒数第二天,他还在跟个案管理师合唱《西海情歌》,而且他还当起这个“小合唱团”的指挥。
个案管理师团队为张工合唱老歌
“我的父亲,在生命的终点,一直被需要,一直被爱,他是如此的富有。”对此,女儿张漫十分感动:“这份超越医疗技术的生命关怀,是我们全家人永远珍藏的礼物。”
4
"你们都是好人!"
“你们都是好人!”张工这句简短、诚恳又让人充满力量的评价,短短六个字背后,是泰康之家安宁疗护医护与志愿者团队,用专业和温情收获的认可与肯定。
“别害怕,朝着有光亮的地方走。”张工离开的那天,医护团队和个案管理师们握着他的手,轻声地安抚。而团队伙伴们也将带着张工给予的温暖和力量,继续前行。
张工为泰康之家安宁疗护团队点赞
“曾经,‘安宁疗护’对我而言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当我看见团队像家人一般环绕在病床周围,陪着父亲聊天,为父亲唱歌,用眼神真诚交流,带着红烧肉来与父亲分享,为房间增添鲜花时,我忽然懂了——这不是简单的医疗程序,而是对生命尊严的虔诚守护。她们教会我,临终关怀不是放弃希望,而是把希望重新定义为:让每个生命都能带着体面与平静谢幕。”在泰康溢彩安宁疗护志愿者年会上,张漫作为患者家属,分享了她和父亲与泰康之家安宁疗护团队的故事。
泰康溢彩安宁疗护志愿者年会上做嘉宾分享
“父亲走后,我时常翻看团队为父亲制作的视频,一遍一遍,想仔细听听视频中父亲的声音,看看父亲的表情、手势,想体验一下志愿者们每一次与父亲握手时感触的力量。这些温暖的画面,让我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不久的将来,我想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把我今天接收到的大爱,转化为明日照亮他人的微光,将这份生命的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