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联系
姓名 *
电话 *
留言内容 *
免费参观预约
填写预约人信息
名:
话:
验证码:
区:
本人同意泰康之家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40060-95522
联系我们
授权同意
本人授权泰康之家(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司”) ,基于提供更优质服务和产品的目的,将本人提供给贵司的个人信息、本人享受贵司服务产生的信息(包含本条款出具/签署之前提供和产生的信息)以及贵司根据本条款约定查询、收集的信息,向泰康集团或合作机构披露,同意贵司将其用于存储、查询、开展市场调查、信息数据分析及为本人提供服务等合法途径。 本人承诺向贵司提供的个人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授权贵司或泰康集团向合作机构对本人的个人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验,并承担因个人提供信息不真实、不准确造成的一切责任。
同意
关闭
业务合作
* 企业名称:
* 联系人姓名:
* 手机号码:
邮箱:
合作描述:
请准确填写您的企业信息及联系方式,在提交合作意向后,我们会根据
您所填写的内容,安排专业工作人员为您提供服务。
养老甜剧!80岁+离退休老干部夫妇的满分情话!“泰康之家,挑不出一点毛病!”

创建时间:2025-05-20

甜剧01.jpg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是让无数相爱之人向往的美好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

仿佛看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

坐在摇椅上,回忆着甜蜜往昔

在北京泰康之家·燕园

就有这样一对从青丝到白发的老干部夫妇

妻子是抗美援朝战场保家卫国的战士

丈夫是新中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2017年8月,夫妇二人携手入住燕园

从此找到了心安之所

如今,他们过着幸福充实的新生活

用笔墨书写诗意晚年

用奉献点亮社区温暖

在泰康之家继续发光发热、创造社会价值

他们就是燕园居民

88岁的师振兰阿姨和89岁的程秉勋叔叔

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这对恩爱伉俪吧~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520”

泰康之家也祝愿天下有情人

终成眷属、白首偕老!

 

泰康居民金句:

“能在泰康之家·燕园这样一个安定、安稳、舒适、受人尊敬的环境享老,真好!在这里,让人感觉被尊重、被需要!生活很安心!”

 

“泰康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安排妥帖,我们只管开心享老,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甜剧02.jpg


——师振兰阿姨、程秉勋叔叔

泰康之家·燕园居民

 

烽火岁月铸信仰

他们用半生奉献书写爱国赤诚

 

师振兰阿姨的青春,是战火中的勋章。1951年,12岁的师振兰攥着姐姐的手,跨过鸭绿江。作为彭德怀第一野战军的战地护士,她在枪林弹雨中护理伤员、运送物资、鼓舞士气;而她的丈夫程秉勋,正用另一种方式书写忠诚——从十三陵水库到密云水库,他带着测量仪走遍华北,将青春浇筑进新中国水利建设的钢筋水泥中。

 

甜剧03.jpg

甜剧04.jpg


师阿姨的父母、哥哥们就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年幼的她和姐姐毅然参军奔赴前线,每每提及那段过往,师阿姨忍不住感慨:“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们做的都不算什么。”

 

1956年,师阿姨和程叔叔相识相爱,程叔叔的出现犹如一道光,照亮了师阿姨孤单的世界。在他们二老的观念里,好的婚姻,是夫妻二人的三观一致,在这方面,师阿姨和程叔叔做到了高度同频。生活中,结婚近70年的二人,互相尊敬,真诚待人,用心处事;在工作中,他们不争名不争利,尤其作为中层干部,始终坚守着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原则。战火淬炼的坚韧、建设年代的热忱,早已融入二老的血脉,成为他们晚年幸福生活的底色。

 

择一处山水安放诗意人生

选择泰康之家开启幸福晚年

 

“昌平是北京的上风上水,十三陵的风水宝地养人,空气和环境也都很好,我们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八年,对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有感情。现在还有很多同学朋友住在昌平。”这是师阿姨程叔叔选择泰康之家·燕园的初心。

 

80岁那年,师阿姨和程叔叔决定找个机构养老,除了燕园还参观过河北的养老机构,对比之下,还是决定搬来这里。十三陵的苍翠山影、燕园社区的美丽风景,唤起了他们对昌平山水的眷恋。年轻时,程叔叔曾参加修建水库造风景,晚年在风景里养老,如此人生也是圆满!

 

甜剧05.jpg


更让他们心动的是管家每日暖心问候、24小时应急响应、零推诿的服务团队……师阿姨感慨:“在这里生活让人安心!”

 

笔墨传情

在乐泰学院重启精彩人生

 

“老有所为,才是最高级的享老。”退休后师阿姨和程叔叔参加了海淀老年大学、北京市老年大学学习书法长达七年多,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两年,系统学习书法理论。

 

甜剧06.jpg


师阿姨和程叔叔觉得学习书法受益匪浅,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程叔叔在顺义的社区办书法班还荣获了“北京市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

 

甜剧07.jpg

甜剧08.jpg


2017年8月入住燕园后,程叔叔创建了书法班,且一开就是7年多。从握笔姿势到章法布局,程叔叔独创“适老化教学法”,一笔一画的教学,每天下课了还要一张一张批改作业,然后下次课再讲评。

 

甜剧09.jpg


书法班的学员们都很关心程叔叔,经常问候。书法成为了程叔叔和社区其他居民沟通的纽带,晚年还能把日子过得滚烫,是对生命最好的交代。“书法班让我也很受益,本来性格比较内向,通过教书法认识了很多居民,邻里之间关系也变好了。”程叔叔说。

 

甜剧10.jpg

甜剧11.jpg


大门的巨幅春联、餐厅门口的励志标语,在燕园,只要留心,到处都能看到师阿姨和程叔叔的墨宝,也是二老送给社区的“情书”。

 

甜剧12.jpg


师阿姨还把战场上的乐观和通透的感悟带进了燕园的享老生活,她说,“疾病别往心里搁,没事少吃药,好好吃饭,积极发挥余热,多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不辜负国家和党的培养!”

 

管理者“无为而治”的智慧

“尊重”自然生长

 

问及7年居住体验,师阿姨感触最深的是:“这里让人被尊重、被需要。在燕园,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界限。乐泰学院的免费课程、邻里自发的兴趣俱乐部、管家“有问题一个电话就搞定”的承诺,让长辈们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有了“家”的温馨。

 

甜剧13.jpg


师阿姨说:“燕园领导们对待长辈的诉求从来都是积极解决,不推诿,不敷衍;管理团队之间默契和谐,没有矛盾和是非,让人心安;居住这么多年没有什么停水停电维修之类的烦心事儿,总之,挑不出来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最靠谱的终极关怀

给生命最温柔的句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师阿姨和程叔叔参观了泰康的九公山长城纪念林,以前他们想过生命终结后的各种可能,但是万万没想到和最让二老觉得欣慰的是,在九公山长城纪念园,居然有军人专属墓园,背靠青山,就像战友们还在身边。师阿姨感慨,“泰康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安排妥帖,我们只管开心享老,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师阿姨和程叔叔的故事,是无数老干部晚年生活的缩影,也是泰康之家所有白首伉俪的缩影。他们选择泰康之家·燕园,不仅是为了享受优质的服务,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心灵安定、被尊重、精神世界充实而满足的享老生活方式。在这里,他们不仅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真正的养老革命

不在奢华硬件

在于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蓬勃地老去

泰康之家不仅是养老的港湾

更是价值再生的沃土

让银发与青春同样蓬勃

让服务与尊重彼此成就

让长者们晚年生活流光溢彩